文/本報記者 袁然
在石材業界,“麻城模式”是個熱詞。何謂“麻城模式”?如何成就的“麻城模式”? “麻城模式”為何廣受關注?
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湖北省麻城市產業發展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夏志青,從麻城石材產業崛起的路徑復盤中,尋找答案。
麻城市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是麻城市專門為推動石材產業發展設立的機構,夏志青是麻城石材產業由小到大最直接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在各地紛紛釋放石材礦權的當下,探討“麻城模式”,對于正在發展石材產業的集聚區來說,或許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審視角度。
找定位:
開礦只是起點,
全產業鏈發展才是目標
記者:麻城市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決定大力發展石材產業的?
夏志青:當時福建泉州、晉江、羅源的一些石礦紛紛關閉,這些石材企業(下稱“石企”)就到全國各地尋找石礦和可以開加工廠的地方。麻城有石礦,于是很多企業來到了麻城。
麻城毗鄰的縣市也有石礦,多數人還是選擇了麻城,原因就在于麻城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麻城有3條鐵路,5條高速公路,2個火車站,距離武漢只有100公里,方圓500公里內有很多省份,包括安徽、河南,江西等,這些都是石企非常看重的因素。
麻城市委、市政府敏銳地捕捉到了這里蘊藏的商機,因勢利導,決定大力發展石材產業。麻城石材產業園區就在白鴨山石礦腳下。2013年規劃,2014年動工建設,2017年到2020年間得到快速發展。因緊臨礦山,也被稱為“臨礦產業基地”。
記者:據了解,麻城石材產業園區規劃2.5萬畝,10年的時間就發展到了1.5萬畝,如此快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夏志青:麻城市委、市政府超前的理念起了決定性作用。麻城發展石材業,不是開一座礦山賣石頭,而是以礦山為起點,發展全產業鏈。從一開始,這個定位就非常明確。
記者:我了解到,幾年前某地計劃開發石礦,因為當地政府要一次性收取全部礦價款約17億元,難住了有意向的企業,至今毫無進展。礦權出讓是全產業鏈的源頭,麻城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的?
夏志青:在全產業鏈發展的理念下,礦權出讓只是一個起點,而不是全部。為了走好第一步,麻城市采取了靈活的政策,降低石企進入的門檻,“放水養魚”。
當初我們是按分期付款的方式來進行的。比如說25年的礦權、接近30個億的礦產價值,按10年付清。第一年付30%,大概10個億左右,后面的分期分批,每一年付多少都先規劃好。有的地方政府要求一次性付清也沒問題,如果采取分期付款,可以減少企業壓力,同樣沒問題。
記者:麻城在短時間里發展到如此大的規模,給人的感覺似乎很容易就做起來了。您的體會呢?
夏志青:肯定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我們做這個產業的定位明確,就有了指揮棒,就少走了彎路,提升了很多效率。比如礦山開采、生產加工、物流運輸、市場銷售、園區建設、項目招商等各個環節,都圍繞這個指揮棒來運行,不能跑偏了。
記者:開礦和加工企業,都是沖著麻城的石礦資源過來的,如何確保產業鏈上其他門類項目得到同步發展?
夏志青:那就是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的理念和要求。比如在2019年,麻城石材加工能力就與礦山開采量相當了。當時市里就指出,石材加工企業過多不利于資源分配,所以不能再招加工本地石材的企業進來了。
有企業想來麻城發展,卻不讓它進來,這是需要勇氣的。如果我們的招商是一種短視行為,不為全產業鏈發展的布局服務,只要有企業進來就行,一定會在麻城形成行業內卷的。
加工企業不招了,招商還怎么做?那就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來執行,招配套企業,比如進口石材、貿易、機械、配件、雕刻等產業鏈上的其他項目,這個理念的貫徹執行,極大地推動了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記者:麻城石材年產值是多少?
夏志青:產值高峰期是2022年,165個規上企業總產值有292億元,加上規下企業,總產值超過了300億元,稅收超10億元。
2023年,我們在做礦權出讓,出讓之前老證注銷,新證還沒下發,生產必須停下來,大概停了四個多月的時間,所以產值只有210億元,稅收9.23億元。今年的產值約為260億元,稅收大約8億元。
記者:聽說石材產業占據了麻城工業產值的半壁江山,麻城去年的工業產值大概多少?
夏志青:麻城去年工業產值有570多億元,石材占了200多億元,前年工業產值是500多億元,石材占了300億元,占比超過了50%。
記者:麻城石材出口的情況如何?
夏志青:每年大概有200多萬噸、10多億元的出口,目前已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建體系:
抓決策落地,
保生產運行,為生活托底
記者:石材產業園沒有設立類似管委會或者開發區這類機構,那政府的決策是如何落地的?
夏志青:事實證明,麻城市委、市政府建立起來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決策落地保障體系。這個保障體系簡單理解就是“10+1”聯動機制,即與石材產業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在園區設立了10個延伸部門,如公安、環保、自然資源和國土等分局等。同時,還設立了麻城市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共同推進相關工作。
記者:您負責的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要有哪些職能?如何落實這些職能?
夏志青:按照市委、市政府給出的定位,中心和10個延伸部門一起,做產業服務、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協調配合,專門為企業做好各種服務。可以說,我們這個機構不是去管理園區的,而是去服務園區的。
在保障生產方面,我們和政府的職能部門是一體化運作的。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一頭連著企業,一頭連著這些職能部門,是政府職能部門與企業之間的粘合劑和潤滑劑。
當這些職能部門的工作出現盲區,我們就頂上去。比如這段時間在進行礦山環保治理,我們就需要促成石材協會、企業與環保分局對接,我們和環保分局同時把各自任務清單拿出來,下達給企業,按任務清單進行打表。
再比如,企業這段時間原料不平衡,有原料的企業沒市場,有市場企業的又缺乏原料,這不屬于資源局和礦山的職能范圍,肯定都不好協調,我們就去協調保障企業正常運行。
記者:在園區的發展過程中,很多事情不是政府部門去做,而是交給企業去做,比如園區招商。這樣做有哪些優勢?
夏志青:我們稱之為“以商招商”。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服務,政府一旦有了決策,就應該讓市場來主導完成。單純讓政府部門來招商,也許一年招不到幾家企業。而石材老板知道資源在哪里,圈子在哪里,他們彼此了解,談起來有共同語言,契合度高。
比如說,園區規劃下來以后,給到華建石業董事長李龍才,他按照政府的要求,負責招多少數量的企業進來。同時,由他來做園區建設,把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一體化,非常高效。
記者:聽很多石材人講,他們的孩子讀書,甚至家人看病,都會找到您們。這是您們工作的一部分嗎?
夏志青:我們有一套保障體系,具體包括三個方面:抓政府的決策落地,保障企業生產運行,為產業工人生活托底。
為產業工人生活托底,就是最大程度地解決這些石材人的生活難題,讓他們在這里安安心的創業、興業。比如,眾拓石材的廠長長期在麻城工作,他的家人卻在老家,比較分心。現在他把家人帶到這里后,就解決了后顧之憂。
麻城的學生是劃片上學的,住在哪一片就在哪一片上學。產業園區是沒有學校的,附近只有一些鄉鎮學校。如果他們的孩子想進城讀書,我們就統一把資料收齊,審核清楚,集中打包送往教育局,進行協調解決。
記者:聽說您們還在醫院為石材人開設了“綠色通道”,這具體指什么?
夏志青:主要是兩個方面。這些石材人大都來自外地,對本地醫院的一些專家教授不了解,有時會有特殊需求。只要找到我們,我們就去醫院溝通對接。另一方面,如果生產中出現一些傷情,可以先去醫院及時救治,不需要更多擔保之類的特別手續。
謀轉型:
麻城石材是中國的,
更是世界的
記者:這兩年市場環境的變化對麻城石材產業的發展有哪些影響?
夏志青:麻城石材的主要市場在云南、貴州、四川、河南、山東、河北、北京、江蘇、浙江、廣東一帶,而這也正是基建調整最大最多的12個省份,所以對我們造成了很大影響。
記者: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出讓礦權,比如臨近麻城的湖北隨縣、河南泌陽等地,都釋放了重振石材產業的強烈信號,對麻城石材產業而言,是否帶來壓力?
夏志青:壓力是顯而易見的。隨縣有兩個主導產品,第一個是黃金麻,這與我們的產品沒有沖突。但是他們的芝麻白,與我們產品同類。我們兩地相隔只有200多公里,隨縣的輻射半徑同樣到達武漢、河南、安徽、江西等地,所以就存在同質化競爭的情況。
距離我們兩三百公里的河南泌陽也在開礦,他們的產品也是芝麻白,跟我們也是同質化的,也存在著競爭關系。
與此同時,市場在壓縮,產量卻在增加,這種競爭的嚴峻形勢是可想而知的。
記者:麻城如何應對這種競爭?如何更好地實現轉型?
夏志青:新挑戰下,得有新思維——只有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下大功夫,謀求高質量發展。
麻城市前段時間開了一個專題會議,就是研究麻城石材的轉型問題。按照市委、市政府“供應鏈賦能、全業態融合、定制化轉型、綠色化發展”的戰略布局,我們不能一直做傳統型的板材,也不能一直采取山上開采、山下加工的傳統方式,不轉型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如何轉型?第一是繼續延伸產業鏈,包括發展進口石材、貿易、雕刻、文創、循環經濟等。麻城石材多是普通的四四方方的規格板,如果要做異形、雕刻、文創,那么其他產業門類和科研團隊都必須跟上來。
第二是人才隊伍建設。當下這些做石材的人年齡大了,年輕人跟不上怎么辦?麻城石材得考慮后繼有人。另一方面,需要引進專業的技術人才來幫我們提高管理,建設智慧工廠、數字礦山。這是石材產業新質生產力建設的關鍵。
這些我們稱之為硬件建設。
記者:那軟件又指什么?
夏志青:軟件就是要打造麻城的石材品牌,進行品牌升級建設。
一直以來,麻城石材在別人心目中,就是一個概念,我們沒有自己的名字,沒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我們已經向國家主管部門申報了麻城石材公共區域品牌。市場監管總局批下來以后,地理標志品牌目錄里就能找到麻城石材,麻城石材就有了“身份證”。
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做響麻城石材的國際知名度,加速推動麻城石材走向世界。我們正依托“麻城國際石材博覽會”,立足“全球石材一類展、全球花崗巖第一展”的目標,實現“麻城石材不但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這一雄心和愿景。
記者:博覽會的一些舉措在業界反響很熱烈,可謂開了石展會之先河,這是不是也傳遞了麻城市做大做強石材產業的堅定信心?
夏志青: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麻城石材只有幾種產品,只是應用場景不同,不可能讓麻城所有企業都來參展,這是資源的浪費。去年我們專門建了一個麻城館,就在展館側面,把所有工廠的名單以及發展情況放在這里集中展示,這就夠了。
麻城石材主展館主要還是用來展示外地的各種產品,讓更多的石材企業和石材產品來到麻城,我們搭臺、我們出錢,給別的企業展示的舞臺,賦能他們的發展。以這樣的方式,拉動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擴大了我們的影響力,促進了全產業鏈的招商建設。
麻城石材產業的轉型方向,歸納起來就是“四化”——產品多樣化、發展多元化、產品定制化、石材品牌化。
“麻城模式”:
不同的角度,
會有不同的解讀
記者:“麻城模式”一詞由來已久,什么是“麻城模式”?
夏志青:“麻城模式”是業界的一種說法,或者說是對麻城發展石材臨礦產業的一種關注。我們的石材就是山上開采,山腳就地加工,以此來拉動全產業鏈的發展,而不是簡單的把石頭開采出來就拉到外地。
就我們自己而言,沒有“麻城模式”這樣的提法,我們覺得也遠沒有到達這樣的高度。
記者:為什么“麻城模式”會被關注?
夏志青:這些年來,到麻城參觀、考察、交流的人的確很多,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也是壓力。
受關注的原因我個人分析可能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新形勢下,大家對石材這個傳統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在做一些深層次的思考,麻城石材產業可能是一個討論的案例。另一方面,是對石材臨礦產業模式的關注。全國石材產區很多,麻城的臨礦產業算是先行一步,也的確有一些收獲。
此外,現在各地密集釋放礦權,可能也是希望能從麻城的石材產業發展中,找到一些可供參照的地方吧。
記者:“麻城模式”該怎么描述?
夏志青:“麻城模式”的內涵包括全產業鏈、臨礦產業、礦山的創新治理等。我認為,麻城石材產業的發展是臨礦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新方式的一個具象呈現。在這個過程中,我有幾點體會可以跟大家分享。
第一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理念。從一開始,麻城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發展全產業鏈的戰略,而臨礦產業基地只是一個載體。
第二是在落地創新上,我們有很多嘗試,比如在礦權出讓款分期支付、礦山治理方式、園區招商等方面,我們都找到了突破口。
第三,人是關鍵中的關鍵,麻城石材產業的崛起離不開以華建石業董事長李龍才先生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的石材人,這是麻城石材產業中最寶貴的財富,要把這些優秀的石材人留下來,就要為他們的生產生活托底,就要創造最好的營商環境。
所謂“模式”是指標準樣式或可效仿學習的標準樣式。事實上,各地發展石材產業因資源、區位、交通、基礎等生產要素不同,互相學習是必要的,但沒有哪一個模式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圖片由麻城市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提供)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